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研究生工作

聚焦秭归生态发展 探索乡村三态融合

来源:同升线路检测中心作者:付慧娟发布日期:2019-08-31访问次数:634

(通讯员 杜涵真  陈曦垚 刘逸飞 王思源)在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讲话精神及其对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之际,在国家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高度重视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大背景下,为响应团中央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学校对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践行2018年湖北省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感悟总书记视察湖北讲话精神,探索长江经济带乡镇发展模式——基于秭归县茅坪镇“三旅富民”发展模式调研》项目精神,基于前两年实践调研成果,201974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方思·科技暨秭归县茅坪镇“三旅富民”发展模式调研团队抵达湖北宜昌市--屈原故里秭归县茅坪镇,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走访实践活动。团队一行由同升线路检测中心研究生辅导员付慧娟老师带队,学生成员4名均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以及本科生。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4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前往宜昌、荆州、武汉以及三峡坝区等地视察并主持召开第二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加大力度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流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发展条件差异大,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较大,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次实践分为暑期常规实践调研和秋季学期特色实验研究两部分。此次利用暑期假期,走出校园,亲身下乡,助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秭归试点建设,从“三态融合”理念出发开展走访调研,发放问卷实地考察当地的生态人文建设,通过访谈、走访,了解秭归县茅坪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转型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基层落实情况,收集当地生态人文建设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当地扶贫模式和产业布局经验。希冀通过调研秭归县茅坪镇的发展模式和产业布局,探索该县生态立县建设经验,探究乡镇生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在实践中得到学习,求得真知。


赏三峡壮丽风光,思生态道阻且长

 “截断巫山风雨后,高峡出平湖。”集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便是位于此。76日上午,团队出发参观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三峡工程并登顶致敬三峡精神。下午,团队成员回到秭归县茅坪镇,前往环保局聆听题为“秭归县生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讲座,对秭归近几年的生态发展、经济增长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秭归县作为三峡大坝坝上库首第一县,对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环保局调研走访中,实践团队了解到秭归县政府对三峡环境保护从八个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例如每年对于三峡库区秭归段区域江面水面悬浮物杂乱众生的浮萍,政府全力以赴开展库区清漂工作;另外对于船舶污染过往船只造成的污染,政府全面加强环境治理开展系统研究直击污染物生命周期要害,在统筹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的同时,加强船舶岸口环境管理与服务建设。除对三峡水面环境大力度保护外而乡镇农村环境整治与污染消纳,是当地政府又一艰巨的环境系统工程政府对三峡区域的乡镇环境问题也格外重视,实施了例如“清洁家园、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及全面推进河长制管理制度建设,农村厕所革命等系列工程

实践团队成员在三峡大坝合影留念

实践团队成员登顶三峡大坝与环境系师生合影留念

实践团队成员于秭归县环保局前合影


政府改革助脱贫,因地制宜促发展

 77日和78日两天上午,团队成员前往秭归县县政府部门进行两次访谈,通过县----民五级调研,大致了解了秭归县生态环保工作生态环境部门职能工作部署与行动机制,深刻理解到环保工作的多元性以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性,新时代下的环保工作急需要政策法律体系的进一步跟进与完善,以及各行政部门的通力合作现状。 具体而言,当地政府尤其在乡村环境整治与改善工作方面,化整为零,将政府部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精准扶贫、灭荒行动等进行结合即将各政策工程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发挥群众与地方智慧,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因势利导开展“消危减土”工作,目前,污染治理方面有保障,例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几近实现全达标,生活污水治理几乎实现全覆盖,全县农村无害化厕所也普及大部分人家。乡村振兴方面有突破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之外,政府在乡村振兴方面做出适当引导,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基层深入交流、实行村落夜话,做到精准扶贫,努力构建幸福村落,村民在政府引导下大部分已实现脱贫,并积极响应“一村一品”工程,大步走上小康之路。

              实践团队成员于秭归县农业农村局门前合影



             实践团队成员于秭归县茅坪镇政府门前合影


实践团队成员与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实践团队成员于秭归县农业农村局门前合影

支撑秭归经济发展的一大产业重要产业便是以当地特色山水为依托的农业与旅游业——即—“农旅富民”。秭归素有“脐橙之乡”的美誉,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秭归的脐橙便是农业经济巨头之一。77日下午,在进行政府访谈之后,实践团队成员沿着秭归县西楚路明珠大道——即脐橙批发一条街对几户批发当地脐橙自营店的门店进行访谈。在访谈中了解到目前较多门店的脐橙批发以网络途径如电商、微信营销为主,但在线下很少进行批发或者零售,网络销售途径通过口口相传即自身经营的口碑为特点进行批发即“朋友圈经济”,很少有商家通过淘宝、京东等网商第三平台进行销售,或者曾经网商平台销售,目前以退出网商平台,即大部分是进行代理脐橙批发,批发的脐橙少部分源于老板个人家庭或者宗族种植,大部分源于合作果农种植的优品,并且批发脐橙的代理商每年会对果农的脐橙进行评判和有选择性的进货,没有确切的固定合作果农来源。柑橘产业在助力秭归形成系统庞大的柑橘销售网络的同时,柑橘产业加工等产业也得到了发展。秭归县屈故食品有限公司也逐渐得到壮大,形成了农产品种植、加工、出口、冷藏等完整产业链,为秭归人民脱贫致富做出了杰出贡献。秭归县结合当地特殊的自然因素,在发展脐橙经济(“大果经济”)的同时,还积极招商引资,完善果皮为核心的深加工产业链以及各个乡镇的猕猴桃、核桃、柚子、桃等“小果经济”。脐橙农业发展的同时依托第三产业电商平台和物流产业,积极带动着第三产业的发展。

实践团队成员对脐橙批发的代理商进行访谈并做记录

在以果为核心的秭归农业经济大浪潮之中,茶叶却是峡江之畔另一颗不可忽略的宝珠。茅坪建东村的宜昌白茶是秭归县九畹溪镇九畹丝绵茶外又一重点打造的农业品牌。79日,团队深入下乡前往建东村,探寻生态村落发展模式,与村民深入交流,了解村民生活基本情况,调研村民的经济来源及收入情况。下午,前往该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简单重点调研了了解该村弃橘种的茶业发展状况历程等。

实践团队成员于建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门前合影

在近几年茶叶发展前三峡移民之初,该地也是以脐橙为主要农作物,后发现当地位于峡谷盆地之中,光照较少,土壤又偏酸. 由于当地的气候、地形并不完全适合脐橙的种植,而且随着该村人口流失,农动力密集型的柑橘种植不适合急速老年化的具体实情。在政府多年的引导的引导下,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展群众思想工作,长期邀请专家进行田间指导,使得当地农业逐渐向茶叶发展,弃橘种茶成为了当地政民一家,一心为民的佳话慢慢由茶叶代替脐橙。而近年来茶叶合作社的建立,为建东村茶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午,建东村政府访谈之行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在相关人员镇相关工作助理和村委工作人员共同带领下前往参观茶园和茶生产。目前建东村有3座茶生产的小型企业,主要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实践队成员详细参观了其中两座,了解了茶叶的主要生产及销售过程。茶农是合作社的入股人和主要劳动力合作社的茶叶来源茶农,企业则对茶叶从种植到成品输出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最终以明确规定鲜叶生长时间、生长部位,以及长度、色度及新鲜度。梯度要求种植要求,采茶手法,炒茶工艺等细节无疑,由脐橙产业到茶产业转变更是一项因地制宜的措施,促进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茶农、茶商、村委都提出,当地茶叶经济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下一步的工作仍然艰巨,茶叶品种又杂向精的转变不亚于弃橘种茶工程。

实践团队成员与建东村政府人员参观完茶园后合影留念

            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当地茶厂

 710日,实践队成员前往当地著名旅游景区凤凰山屈原故里、凤凰山、与泗溪三峡竹海两处景区进行参观,进行对比调研并对旅游业形式进行探讨。肯定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同时,也发现了但发现该两大一些景区凤凰山文化底蕴厚重,但是自身挖掘不够,屈原文化中“天人”、“香草”,“美人”、“美政”等重要思想与意向缺乏山水的映衬与屈乡农耕文化当下百姓的佐证。而这些映衬与佐证或多或少在泗溪三峡竹海得到了体现,而泗溪景区本身又商业开发气息明显,山水秀丽但文化底蕴不足。同时两地景区路途较远,联动较少,并没有形成协同共进之势旅游景点景色与文化不相匹配的不足。凤凰山和三峡竹海景色宜人但人文理念不充分,屈原故里有一定的人文基础但景色不够完美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实践队成员都对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及时反馈,希望可以对当地旅游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巡河采样探生态,环境优先深思考

除了进行扶贫模式和产业布局的探究外,对茅坪镇泗溪河的生态环境考察也是实践的一部分泗溪河是茅坪镇东部农村重要河流,上流泗溪风景区,中游建东村等重点发展乡村,下游九里工业园区。75日,团队成员自泗溪河上游出发,沿河按照距离、村落等因素设置10个监测断面,对河流的水样采集并加入浓硫酸进行保存。本环节主要在学院内环境科学实验室内进行,旨在发挥本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分析特色,大家于返校后716日至730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对水样进行原吸、色度测定离子色谱阴离子测定TOC有机物分析测定,比较上游与下游的数据,进而得到该地区生态保持度数据。此举既能锻炼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以解决现实问题出发进行以后的专业学习实践,促进学科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其数据结果将作为本次湖北省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第二期调研细节的重要把控。


实践队成员采集水样并加入浓硫酸封存

           实践团队成员在溪水中采集水样

至此,在秭归县开展的走访的调研基本结束。在本次调研中,团队成员提前规划行程,分工合作,每日总结,积极思考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在一次次与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访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秭归县茅坪镇泗溪河流域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及对基层的扶贫模式和力度之大,政府人员齐心协力,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力争为人民打造绿色美丽的幸福生活;成员也在对大大小小企业、景区的参观和交流中,总结当地产业布局,证实因地制宜的生态发展才是长久的结论;聚焦秭归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不同乡镇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实现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团队成员在这几天的调研中切身体会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与生态融合起来才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亦了解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三峡库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还较为繁重。本团队成员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深入田间地头,在生产劳动中发现环境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优化劳动生产,彰显中南大工程学子的求索精神传承求索楚魂,立志完善自身,愿为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方思·科技团队

 2018年湖北省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秭归县茅坪镇“三旅富民”发展模式调研团队

 2019831




 

Baidu
sogou